微信二维码登录
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
已有账号,使用账号密码登录账号密码登录
新用户请使用 微信登录 创建账号
请绑定手机
今天是世界湿地日,1997年,湿地国际联盟组织(WIUN)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。
湿地是指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。
国际湿地公约将其定义为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、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、湿原、泥炭地或水域地带,带有或静止或流动、或为淡水、半咸水或咸水水体,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水域。
湿地被誉为“地球之肾”,与森林、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,湿地只覆盖了6%的地球表面,却为地球上40%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。湿地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,有着丰富的资源及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;不仅有强大的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功能,还有保持水源、蓄洪防旱、调节气候、储碳固碳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。
福建素有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之称,作为沿海省份,湿地资源丰富,浅海滩涂广阔,内陆境内水系发达。
福建省湿地面积 87 万多公顷,约占全省陆域总面积 7%。福建省内湿地类型多样,包括河流湿地、湖泊湿地、沼泽湿地、人工湿地、近海与海岸湿地等。
湿地虽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,但湿地这一概念是1992年我国加入《湿地公约》后才引入的。但很多人对湿地概念、价值和功能,及其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仍缺乏足够的认识。
而且客观上由于人口持续增长的压力和土地资源缺乏,湿地往往被作为一种后备土地资源而不合理开垦或转为它用。基于直接经济利益的驱动,湿地作为一种独特生态系统的价值和功能被忽视或弱化。
福建省湿地面临主要威胁如下:(文字来源:《中国湿地资源:福建卷》)
01基建与城市化导致近海与海岸湿地减少
02污染是水库湖泊湿地的主要威胁
03有害外来生物入侵对湿地生态造成较大威胁
04过度捕捞与采集造成湿地生物资源枯竭
05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湿地造成负面影响
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,是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。
2021年,我国首次专门为保护湿地立法,湿地保护法草案于 2021 年 1 月 20 日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,草案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保护湿地。湿地保护越来越得到政府的重视,湿地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。
绿家园自成立以来,也一直在关注河流湿地、近海与海岸湿地的健康:
通过对福建省45个重点陆源排污口进行取样检测、通报,使公众对海洋环境有了清晰认识
发起“水域观察计划”,开发出公众参与快速生物评价工具包和水环境教育课程,推动全民参与观察、监督水域的健康
并结合“环境公益诉讼”将小流域保护推上政府工作议程,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
未来我们将继续带领更多人,走近与了解身边的湿地,守护好身边的湿地!